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是北京市新一轮高精尖建设获批的第一家单位。建设目标是打造北京乃至国家数字经济可信安全底座的基石,为北京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高质量建成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高地服务。按照北京市和北京教委的要求,中心实行“一体两翼,前店后厂”的有组织研究模式。“前店”由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完成平台开发、实验验证和成果转化等研发工作,“后厂”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牵头多所高校完成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等工作,将聚焦和破题区块链体系安全、动态自适应、节点与效率双百万和可信与不可信环境下数据安全可信流动等区块链和隐私计算面临的世界核心技术难题,以保持区块链和隐私计算理论和技术的领先性。
未来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高精尖创新中心开展的研究,始终定位于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国际领先性、长安链研发规划和技术版本迭代方案、长安链参与建设的北京市超大规模城市区块链创新应用和长安链承担国家重大领域新型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复杂场景所面对的关键问题和应用挑战等,梳理凝练技术需求,不断优化底层架构,制定中心研究任务总体规划,为开展区块链与隐私计算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指明方向,促进实质性前沿科技成果不断产出和涌现,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其次,中心聚焦我国数字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和难题,立足区块链、隐私计算、专用硬件与芯片三大技术体系,布局了五个相互支撑与协同的研究任务方向。
中心以五年研究任务总体规划为纲,2022年度,汇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等10个机构的34支区块链与隐私计算领域科研团队,结合各个科研团队自身优势,除开展前沿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外,与长安链技术团队细化对接技术需求,确定研究内容、研发节奏和目标成果,围绕五大研究任务方向,正式启动了25项任务。当年,共产出大规模交易的链下扩容技术、面向长安链基于SM9算法的标识身份认证体系和长安链智能合约漏洞检测工具等12项标志性成果。该平台将服务于金融科技、Web 3.0、物联网、智慧政务、智能制造、大数据交易、精准医疗服务和机器人智能服务等多种重大应用场景。